葛兆光 | 新思想史之路——四分之一世纪后关于《中国思想史》的回顾与思考
我的两卷本《中国思想史》分别是1998年和2000年出版的,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,还能再出修订本,让我感到真幸运。记得有学者曾说,他不写五十年前的书,也不写五十年后的书。我猜,他的意思大概是人文学术应当回应现实,立足当下关怀,在变动不居的时代,问题在变,思想在变
我的两卷本《中国思想史》分别是1998年和2000年出版的,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,还能再出修订本,让我感到真幸运。记得有学者曾说,他不写五十年前的书,也不写五十年后的书。我猜,他的意思大概是人文学术应当回应现实,立足当下关怀,在变动不居的时代,问题在变,思想在变
众所周知,白泽拥有震慑百兽的能力,无论是神兽还是凶兽,见到白泽都只有绕路走的份,更不要说普通动物,一看到白泽就被吓得走不动道
众所周知,白泽拥有震慑百兽的能力,无论是神兽还是凶兽,见到白泽都只有绕路走的份,更不要说普通动物,一看到白泽就被吓得走不动道
在中国知识界,“元哲学”是一个被严重误读、误解了的概念。惯常的理解和说法是,“元哲学”就是关于“元问题”的哲学。而何谓“元问题”?什么样的问题才有资格成为或者充当“元问题”?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极大、难定一尊的大问题。如果在这一基础性问题上没有或者无法达成基本共
人人都听说过悉达多·乔达摩(历史上的佛陀)和老子(传统上被视为道教的创始人,无论“创始人”意味着什么)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我们没有任何关于这两位人物的当代历史资料。现有的记载和生平细节都是在他们去世后,通常是几个世纪后才写下的。